(资料图片)
四川经济网达州讯(王韬 记者 赵权军)“感谢通川区法院协调,让我们公司有了喘息机会,能够轻装上阵,专心搞生产。”4月13日,达州市通川区某公司负责人笑容满面,对达州市通川区法院的柔性执行竖起大拇指,感激执行法官帮他化解了企业经营危机。这是通川区法院开展涉民营企业案件专项集中执行行动以来,取得的又一起战果。
原来,2020年,四川某银行与达州通川区某公司签订借款合同,于当年向该公司发放贷款2000万元,借款到期后,该公司未按时足额履行还款义务。经银行多次催收后,该公司仍未履行还款。今年2月,经某银行申请,四川省成都市蜀都公证处对该公司的债权文书进行执行公证。其后,某银行依据公证债权文书向通川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4月7日,通川区法院执行立案后,执行网络查控系统自动发起查询冻结功能,对被执行公司名下账户进行冻结,导致该公司无法正常生产运转。经法院执行法官沟通协调,债务双方达成一致意见。申请人同意先解除对被执行人名下账户的冻结,不影响被执行人的正常生产经营。
4月13日,多名执行法官合议后认为,被执行公司系民营企业,因一时的生产经营困难、资金短缺,才无法如期履行还款义务。如继续采取强制措施,不利于该公司长远发展,经申请人同意后,决定解除对该公司名下账户的冻结,赢得案件双方当事人的“双点赞”。
达州市通川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通川区法院将落实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,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,动态全面摸排涉民营企业案件、建立执行工作台账、分类制定执行措施,持续秉持公正执行、善意执行、文明执行理念,加快财产处置兑现,审慎采取强制执行措施。
同时,通川区法院每月都将继续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,促进专项执行行动深入有效开展,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。
标签: